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出血性疾病有哪些

2025.09.18 16:35

婴儿出血性疾病是指发生在新生儿或婴儿期,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异常出血现象。这类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获得性因素或发育不成熟引起,表现为皮肤瘀斑、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婴儿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常见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由于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合成,缺乏时可能导致消化道、脐带或颅内出血。血友病多为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以关节和肌肉出血为特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因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引发皮肤黏膜出血点或瘀斑。早产儿因肝脏发育不成熟,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也易发生出血倾向。

对于婴儿出血性疾病,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维生素K可预防缺乏性出血。若发现皮肤瘀斑、反复鼻出血或异常哭闹,需及时就医检查凝血功能。母乳喂养的婴儿需关注维生素K补充,避免摄入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需长期管理,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并备好应急止血措施。家长应避免剧烈摇晃或碰撞婴儿,减少外伤风险,同时密切观察出血迹象,确保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