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痢疾做什么检查

2025.08.27 08:30

痢疾需做的检查包括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培养、血常规检查、肠镜检查、血清电解质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粪便常规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及寄生虫卵,初步判断肠道炎症程度及感染类型。粪便性状、颜色及隐血试验也有助于鉴别诊断。部分患者粪便中可见黏液或血丝,提示肠道黏膜损伤。检查前需避免服用影响粪便颜色的药物或食物,以免干扰结果。

2.粪便培养: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如志贺氏菌、沙门菌等。培养结果可指导针对性用药,提高治疗效果。样本需尽快送检,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细菌死亡。部分患者需多次取样以提高检出率,尤其在抗生素使用前进行。

3.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及机体免疫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提示慢性失血或全身性炎症。检查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指标误判病情。

4.肠镜检查:直接观察结肠及直肠黏膜病变,如溃疡、充血或假膜形成,辅助鉴别痢疾与其他肠道疾病。检查前需清洁肠道,避免残留粪便影响视野。部分患者可能因肠壁脆弱导致出血,需谨慎操作。

5.血清电解质检查:腹泻严重时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或代谢性酸中毒。检测结果可指导补液方案,纠正失衡状态。频繁呕吐或进食困难的患者需密切监测,防止脱水加重。

检查前需空腹或按医嘱准备,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部分检查可能存在不适,需提前告知医生身体状况。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