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细菌感染如何治疗

2025.09.01 08:56

儿童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症状选择退热或止痛药物、补充水分预防脱水、保证充足休息促进恢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核心手段,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种类。常见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等,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部分严重感染可能需要静脉给药。用药期间需注意是否出现过敏或胃肠道反应。

2.根据症状选择退热或止痛药物:发热或疼痛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缓解不适。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超量使用。退热药物仅用于改善症状,不能替代抗生素治疗。若持续高热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

3.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感染期间可能因发热或食欲下降导致体液流失,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等。观察排尿量和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判断脱水情况。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肠胃负担。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

4.保证充足休息促进恢复:休息可减少能量消耗,帮助免疫系统集中对抗感染。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剧烈活动。睡眠时适当垫高头部缓解呼吸不畅。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劳累。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记录体温、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等关键指标。若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皮疹或症状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需复诊评估。治疗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做好隔离与消毒。

治疗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以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接触其他患病者,防止交叉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检查评估疗效。严格遵循用药时间与剂量,不随意更换药物。出现异常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