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做什么检查

2025.05.15 14:25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做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测定、纤溶标志物检测、外周血涂片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凝血功能检查: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测定。这些指标反映凝血系统激活状态,凝血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消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升高进一步证实凝血与纤溶失衡。

2.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数量动态监测对评估病情进展至关重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血小板可迅速下降,持续降低提示微血栓形成及消耗加剧。需结合其他指标排除血小板减少症等干扰因素。

3.纤维蛋白原测定:纤维蛋白原作为凝血关键蛋白,其水平显著下降是诊断重要依据。产科出血或感染诱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纤维蛋白原消耗速度加快,需重复检测以观察变化趋势。

4.纤溶标志物检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可明确纤溶系统激活程度。D-二聚体特异性升高提示继发性纤溶亢进,与纤维蛋白原下降共同支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

5.外周血涂片检查:镜下观察红细胞碎片及异常形态,如裂红细胞增多,提示微血管病性溶血。此项检查为辅助手段,需结合实验室数据综合判断。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情凶险,上述检查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并动态监测。早期识别凝血功能紊乱对指导输血及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多学科协作能显著改善母婴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