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霉菌加细菌性阴道炎如何治疗

2025.05.07 10:03

霉菌加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霉菌药物、联合抗菌药物、调节阴道微生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性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霉菌药物:霉菌性阴道炎需针对性使用抗霉菌药物,常见剂型包括栓剂、乳膏或口服制剂。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阴道黏膜,抑制霉菌繁殖,缓解瘙痒、灼热等症状。疗程通常为3-7天,严重者需延长。用药期间需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药物流失。

2.联合抗菌药物:细菌性阴道炎需配合抗菌药物治疗,如甲硝唑类或克林霉素类。药物可口服或局部使用,旨在杀灭致病菌,恢复阴道酸性环境。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重复使用同类药物导致耐药性。

3.调节阴道微生态:治疗后需补充乳酸杆菌等益生菌,通过阴道栓剂或口服制剂恢复菌群平衡。益生菌可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持阴道pH值在3.8-4.5之间。疗程通常持续2-4周,期间避免冲洗阴道破坏微环境。

4.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日常需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久坐或穿紧身裤。清洗外阴时使用温水,禁用碱性洗剂。月经期勤换卫生巾,减少潮湿环境滋生细菌霉菌的风险。

5.避免刺激性行为: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黏膜损伤或病原体传播。康复后建议使用避孕套,减少分泌物接触引发的复发。避免频繁使用润滑剂或避孕膜等化学制品。

霉菌与细菌混合感染需综合治疗,兼顾抑菌与修复。定期复查确认疗效,调整用药方案。生活习惯改善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需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