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髋关节前脱位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09.15 22:25

髋关节前脱位护理措施包括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旋、使用牵引装置维持复位状态、疼痛管理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结合方式、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预防萎缩、定期复查影像观察关节对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旋:髋关节前脱位后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下肢于外展15°-30°中立位,防止内旋动作导致再次脱位。卧床时两腿间放置软枕,翻身时需专人协助保持体位稳定。此体位可减轻关节囊压力,促进韧带修复。

2.使用牵引装置维持复位状态:对于不稳定型脱位,需行皮肤牵引或骨牵引2-4周,重量根据体重调整。牵引期间每日检查肢体末梢血运及感觉,调整绷带松紧度。牵引能减少肌肉痉挛对关节的拉力,确保髋臼与股骨头保持正常对合关系。

3.疼痛管理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结合方式:急性期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配合冰敷每次15-20分钟。后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疼痛评估需每日记录,避免长期依赖镇痛药物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

4.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预防萎缩:复位后48小时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组10-15次,每日3组。逐步增加臀肌与腘绳肌训练,但禁止主动屈髋动作。肌肉锻炼可维持肌张力,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

5.定期复查影像观察关节对位情况:复位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X线或CT检查,评估股骨头血供及关节间隙变化。若发现软骨损伤或异位骨化迹象需及时干预。影像随访对判断远期并发症至关重要。

护理期间需密切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警惕血管神经损伤。饮食应补充高蛋白与钙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康复训练需严格遵循阶梯式进度,禁止过早负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