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类传染病都有哪些病

2025.09.25 16:45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等。这些疾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和危害性,需依法严格管理。

乙类传染病种类较多,涵盖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传播途径多样,需针对性防控。肺结核通过飞沫传播,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狂犬病病死率极高,暴露后需及时接种疫苗。疟疾和登革热由蚊媒传播,防蚊灭蚊是重点。梅毒、淋病等性传播疾病需加强健康教育。部分疾病如炭疽、布鲁氏菌病与职业暴露相关,农牧从业者需特别注意。

预防乙类传染病需多措并举。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麻疹等疾病。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报告制度,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公众应了解疾病传播途径,不恐慌、不歧视患者。部分乙类传染病在暴发时可采取甲类管理措施,需积极配合防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