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空洞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5.08.11 14:18

脊髓空洞症的并发症包括肌肉萎缩和无力、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关节变形和疼痛、呼吸功能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萎缩和无力:脊髓空洞症可能导致脊髓前角细胞受损,影响运动神经传导,逐渐引起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早期表现为肢体活动不灵活,后期可能发展为瘫痪。上肢肌肉受累较为常见,严重时影响抓握、持物等精细动作。长期肌无力可能导致失用性萎缩,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

2.感觉障碍:空洞扩大可能压迫脊髓后索或脊髓丘脑束,导致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和深感觉相对保留。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或灼烧感,部分患者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容易发生烫伤或冻伤。感觉异常通常呈节段性分布,与空洞位置密切相关。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空洞可能影响交感神经通路,导致出汗异常、皮肤干燥或局部水肿。部分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排尿困难或便秘。自主神经紊乱还可能引起霍纳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等症状。

4.关节变形和疼痛:感觉障碍导致关节保护性反射消失,长期受力不均可能引发夏科氏关节病。表现为关节肿胀、畸形且无痛感,常见于肩、肘等大关节。部分患者伴随顽固性疼痛,可能与脊髓内压力变化或神经根受压有关。

5.呼吸功能异常:高位颈髓空洞可能累及膈神经或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肌无力、咳嗽反射减弱。严重时导致通气不足,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也可能发生,需密切监测血氧变化。

脊髓空洞症患者需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监测空洞进展。避免剧烈运动或颈部外伤,防止症状加重。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发展。饮食需均衡,保持适度活动以维持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