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2025.09.18 16:35

儿童缺铁性贫血需及时干预,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及改善生活习惯可有效改善症状。铁是造血的重要原料,长期缺乏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需尽早发现并纠正。

饮食调整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基础。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其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植物性食物如菠菜、黑木耳、豆类虽含铁,但吸收率较低,可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如橙子、猕猴桃促进铁吸收。同时减少浓茶、咖啡的摄入,避免抑制铁吸收。对于挑食或饮食摄入不足的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常用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需注意剂量与疗程,避免过量。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指标,评估疗效。铁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餐后服用,必要时调整剂型。长期贫血可能影响认知和运动发育,需关注儿童行为及学习能力变化。若补铁效果不佳,需排查是否存在慢性失血、吸收障碍或其他疾病。预防重于治疗,孕期及哺乳期母亲应注意补铁,婴幼儿及时添加富含铁辅食,养成均衡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