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炎是由什么菌引起的

2025.02.23 12:28

胃炎可由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嗜盐菌、变形杆菌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最常见的细菌。具有螺旋形结构,一端有鞭毛,能够在胃内的酸性环境中生存。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进入人体胃部。会黏附在胃黏膜上,释放尿素酶等物质,分解尿素产生氨,从而中和胃酸,创造有利于自身生存的微环境。同时,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炎症反应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作用增强,进而引起胃炎,长期感染还可能引发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

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进入胃部。这种细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如肠毒素等。当摄入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且其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的食物后,毒素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炎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能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在胃部定植并引发感染,加重胃部的炎症病变。

3.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引起胃炎。例如,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食用了被大量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时,大肠杆菌可能会移位到胃部。在胃部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干扰胃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同时,大肠杆菌引发的免疫反应也会导致胃部炎症,出现诸如腹胀、腹泻、胃部不适等症状,对胃部健康造成损害。

4.嗜盐菌:嗜盐菌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及盐腌渍品中。如果食用了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受污染海产品等食物,嗜盐菌就可能进入胃部。嗜盐菌在胃部的特殊环境下,会释放出一些酶类和毒素,这些物质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导致胃炎的发生。

5.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胃部。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在胃部,变形杆菌会分解食物中的成分,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可能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引发胃炎。变形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诸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多种不适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食物要充分煮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以减少细菌感染胃部引发胃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