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膝关节损伤的初期现象有哪些

2025.07.23 08:37

膝关节损伤的初期现象包括关节局部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屈伸受限、行走时关节不稳、关节周围皮肤温度升高。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局部肿胀:膝关节损伤后,滑膜受刺激导致液体渗出增多,关节腔内压力增加,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膨隆。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轻者仅轻微浮肿,重者可见明显膨大。触摸时有紧绷感,可能伴随皮下淤血。肿胀通常在损伤后6小时内逐渐显现,24小时达到高峰。

2.活动时疼痛加剧:膝关节在屈伸或负重时,损伤的韧带、软骨或滑膜受到牵拉或挤压,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锐痛或钝痛。疼痛多集中于关节间隙或髌骨周围,静止时减轻,但轻微扭转即可诱发。部分患者描述为关节深处酸胀,尤其在上下楼梯或下蹲时症状显著。

3.屈伸受限:由于肿胀和疼痛反射性引起肌肉痉挛,膝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表现为伸直时后方牵拉感,屈曲时髌骨下压力增加。严重时关节可能卡在某一角度无法动弹,伴随机械性弹响。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粘连,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

4.行走时关节不稳: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失去正常支撑力,行走时有打软腿或错位感。患者常需扶物支撑,避免突然扭转动作。不稳感在凹凸路面或快速转向时尤为明显,可能伴随关节错动音。

5.关节周围皮肤温度升高: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触诊可发现皮温较健侧增高。温度变化多集中于损伤最重区域,如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内侧皮肤发热明显。部分患者伴随红肿,提示急性炎症进展。

急性期应避免热敷或过度活动,防止加重肿胀和出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无法负重时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完全断裂。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