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怎么治疗

2025.09.29 12:03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妊娠阶段制定方案。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静脉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用于难治性病例、输血支持改善严重贫血、分娩后密切监测防止病情反复。具体分析如下:

1.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红细胞破坏,泼尼松是常用药物,起始剂量需根据溶血程度调整。妊娠早期使用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中晚期相对安全。用药期间监测血糖和血压,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复发。

2.静脉免疫球蛋白: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可阻断抗体介导的红细胞破坏,短期内改善溶血。适用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治疗需分次进行,注意过敏反应和液体负荷过重。效果通常维持数周,需联合其他治疗防止反弹。

3.免疫抑制剂用于难治性病例: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无效的难治性患者。妊娠期使用需谨慎,评估胎儿风险。剂量需个体化,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药浓度。停药后可能复发,需长期随访。

4.输血支持改善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60克/升或出现心功能不全时需输注洗涤红细胞。输血前完善抗体筛查,避免加重溶血。少量多次输注可减少心脏负担,同时监测铁过载。输血仅为对症治疗,需联合病因治疗。

5.分娩后密切监测防止病情反复:分娩后免疫状态变化可能导致病情波动,产后需持续监测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母乳喂养需根据用药调整,部分药物通过乳汁分泌。必要时重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预防远期并发症。

治疗期间避免感染和劳累,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饮食注意补充叶酸和铁剂,但铁剂使用需谨慎。出现头痛、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警惕血栓和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