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输血吗

2024.08.06 09:4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进行输血的。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从而引发的贫血。这种疾病可能会因为药物、感染等因素而诱发,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重度贫血,进而影响组织供氧,导致疲乏、心率增快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输血是一种可能的治疗手段,目的是缓解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由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可能会攻击输入的红细胞,输血治疗需要格外谨慎。输血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血型配型,以减少溶血反应的风险。在输血过程中,通常首选洗涤红细胞,这是因为洗涤红细胞去除了大部分的血浆和白细胞,减少了抗体和血浆蛋白的输入,从而降低了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可能性。

输血前,患者通常会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地塞米松等,这不仅可以减轻输血反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溶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溶血情况,一旦发现溶血反应加重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并非没有风险。输血可能会加速溶血,加重黄疸和贫血,甚至引起急性肾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溶血,特别是在大量输血时风险更高。输血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在必要时进行,并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在出现重度贫血,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无法立即奏效时,可以考虑输血治疗。但这需要严格配型,使用洗涤红细胞,并在输血前后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监测措施,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