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骨刺

2025.07.29 15:21

骨刺是指骨骼表面形成的骨质增生,通常出现在关节周围,常见于脊椎、膝关节、肩关节和足部等部位。骨刺的形成通常与关节的磨损、退化或受伤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刺的发生率也会增加。虽然骨刺本身并不一定会引起疼痛,但当其压迫周围的神经或组织时,可能会导致不适和功能障碍。

骨刺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运动习惯以及体重等。关节的长期磨损和炎症反应是导致骨刺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一些情况下,骨刺可能与关节炎等疾病有关,尤其是骨关节炎。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软骨逐渐退化,骨骼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可能会在关节边缘形成骨刺,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骨刺的存在并不总是意味着需要治疗,很多人可能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生活多年。

在面对骨刺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群体,及时发现骨刺的存在可以帮助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适度的锻炼和良好的体重管理有助于减轻关节的负担,降低骨刺形成的风险。对于已经出现骨刺的人,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以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关节,必要时可使用支具或护具来减轻疼痛和不适。饮食方面,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适量的抗炎食物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若出现明显的疼痛或功能障碍,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综合的管理和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减轻骨刺带来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