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什么

2025.04.28 17:44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住院、环境消毒不彻底、抗生素滥用。具体分析如下:

1.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如插管、手术等会破坏人体天然屏障,增加病原体直接进入体内的机会。操作过程中若无菌技术不达标,器械或医务人员手部携带的微生物可能引发感染。某些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还可能形成生物膜,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

2.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显著减弱。化疗、放疗或免疫抑制剂使用会抑制白细胞功能,使机体难以清除入侵的微生物。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也会削弱免疫应答,导致感染易感性上升。

3.长期住院:住院时间延长会持续暴露于医院病原体环境中。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淤积,增加肺炎风险。住院期间频繁接触医疗设备和其他患者,交叉感染概率随之升高。

4.环境消毒不彻底:医院环境中若物体表面、空气或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易残留耐药菌或病毒。高频接触区域如门把手、监护仪按钮可能成为传播媒介。空调系统污染还可能引发气溶胶传播。

5.抗生素滥用: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诱发二重感染。耐药菌株筛选压力增大,导致治疗难度上升。不合理的预防性用药也可能掩盖感染症状,延误诊断。

医院感染的防控需结合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规范操作流程、优化环境管理、合理用药等多方面干预,降低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