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消毒方法有哪些

2025.09.11 17:28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需针对不同物品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物理消毒方法以高温和紫外线为主。餐具、玩具等耐高温物品可煮沸15分钟以上,或使用蒸汽消毒柜处理。衣物、床单等纺织品可用热水浸泡后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灯对空气和物体表面有一定消毒效果,但需确保照射时间充足且避开人体。化学消毒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和环境,常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地面、门把手、玩具等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手部消毒可使用75%酒精或含氯洗手液,揉搓至少20秒。

消毒时需注意浓度配比,含氯消毒液通常按1:100稀释,避免浓度过高引发刺激。消毒剂需现配现用,存放于阴凉处。消毒过程中应佩戴口罩和手套,保持通风。重点消毒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等。避免消毒剂混用,防止产生有害气体。消毒后需彻底冲洗残留药物,尤其是餐具和玩具。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需增加消毒频率,同时配合洗手、隔离等措施,全面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