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什么叫做登革热

2025.09.03 16:34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常见,尤其是在雨季,蚊虫繁殖的环境中,感染风险显著增加。登革热的症状通常包括高烧、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皮疹以及出血倾向,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

登革热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等蚊虫,这些蚊子在白天活动,尤其是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最为活跃。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三到十四天,随后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轻型病例通常在一周内自行恢复,但重型病例则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防控措施包括消灭蚊虫滋生地、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以及安装蚊帐等。疫苗接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用,因此在接种前应咨询专业医生。

在应对登革热时,保持警惕和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首先,注意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减少蚊虫滋生的机会。其次,外出时应尽量穿着长袖衣物,使用有效的驱蚊剂,以降低被叮咬的风险。了解登革热的症状,若出现高烧、剧烈头痛或皮疹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对于已感染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休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防止出血风险。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