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病毒性感冒怎么治

2025.03.11 11:55

病毒性感冒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与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保持水分摄入、避免继发感染、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营养支持:病毒性感冒期间,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营养支持方面,应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质,以增强免疫力。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有助于病情恢复。

2.对症治疗:针对病毒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等,可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注意剂量和用药间隔。咳嗽时,可使用止咳药物或含片缓解症状。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使用鼻用减充血剂,但不宜长期使用。

3.保持水分摄入:病毒性感冒期间,身体容易脱水,因此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水、淡盐水或温热的汤类,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咽喉不适。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以免加重脱水症状。适当补充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4.避免继发感染:病毒性感冒期间,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细菌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如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加重、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继发感染的可能。

5.观察病情变化:病毒性感冒通常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为一周左右。在此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定期监测体温,记录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

病毒性感冒的治疗应以缓解症状、支持身体恢复为主,避免滥用抗生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病毒性感冒的发生和传播。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