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肱骨干骨折怎么保守治疗

2025.07.23 08:37

肱骨干骨折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手法复位后石膏或支具固定、持续牵引维持对位、药物缓解疼痛肿胀、定期复查调整方案、功能锻炼促进康复。具体分析如下:

1.手法复位后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初期需通过专业手法将断端对齐,随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固定范围通常覆盖肩关节至肘关节,确保骨折部位稳定。固定期间需观察肢体末端血运及感觉,避免压迫神经或血管。一般需维持6-8周,待X线显示骨痂形成后逐步解除固定。

2.持续牵引维持对位:对于移位明显的骨折,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维持复位状态。牵引重量根据年龄、体质调整,通常为体重的1/7-1/10。牵引期间需定期测量肢体长度,防止过度牵引导致分离。牵引时间一般为3-4周,后续改用其他固定方式。

3.药物缓解疼痛肿胀:早期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或内服。严重肿胀时可短期使用脱水剂,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药物辅助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避免长期依赖。

4.定期复查调整方案:固定后每周复查X线,确认骨折对位情况。若出现移位需及时调整固定或改为手术。4-6周后改为每2周复查,直至骨折愈合。复查内容包括骨痂生长、关节活动度及肌肉状态。

5.功能锻炼促进康复:固定2周后开始肩肘关节被动活动,防止僵硬。4周后逐步增加主动收缩肌肉训练,如握拳、耸肩。拆除固定后重点进行关节屈伸及肌力恢复训练,避免暴力动作。

保守治疗期间需保持固定装置干燥清洁,防止皮肤溃烂。饮食应富含钙质及蛋白质,如豆制品、鱼类。出现固定松动、肢体麻木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不可过早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