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得了败血症该如何进行治疗

2025.03.19 09:49

得了败血症的治疗应包括及时使用抗生素、支持性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监测和纠正电解质失衡、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循环以及必要时进行源头控制手术。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使用抗生素:败血症的治疗首先需要尽快使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源。通常在确诊后应在一小时内开始抗生素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的可能来源以及当地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抗生素的疗效,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2.支持性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败血症患者常常伴随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补液以维持血容量,使用氧疗改善氧合,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以支持呼吸功能。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稳定生命体征,防止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

3.监测和纠正电解质失衡:败血症患者在病程中常常出现电解质失衡,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定期监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补充和纠正,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解质的平衡对维持细胞功能和整体代谢至关重要。

4.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循环:在败血症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和循环衰竭。此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可以有效提高血压,改善组织灌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种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必要时进行源头控制手术:如果败血症的感染源是由某种可手术治疗的病灶引起的,如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及时进行源头控制手术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有效清除感染源,减少体内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的康复。手术后,患者仍需继续接受抗生素治疗,以确保感染得到彻底控制。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治疗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协作,及时识别和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支持。通过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