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小儿脾虚煲什么汤

2025.05.26 20:20

小儿脾虚可煲山药排骨汤、莲子百合瘦肉汤、茯苓薏米汤、芡实红枣汤、陈皮白术鲫鱼汤。具体分析如下:

1.山药排骨汤:山药富含淀粉酶与黏蛋白,能促进消化吸收并修复胃肠黏膜。排骨提供优质蛋白质与磷酸钙,可温和滋补脾胃。两者搭配能增强脾脏运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与大便溏稀症状。建议炖煮时加入少量生姜以中和油腻,每周饮用2-3次为宜。

2.莲子百合瘦肉汤:莲子中的棉子糖成分可调节肠道菌群,百合含秋水仙碱苷能镇静脾经虚热。瘦肉的肌球蛋白易被分解吸收,减轻脾胃负担。此汤适用于夜间盗汗或口干舌燥的脾虚患儿,需慢火炖煮1小时以上以释放有效成分。

3.茯苓薏米汤:茯苓三萜类化合物可提升脾脏淋巴细胞活性,薏苡仁酯能促进水分代谢。两者协同作用可消除脾虚引起的水肿和舌苔厚腻。建议将薏米预先炒制以降低寒性,配合茯苓煎煮40分钟,过滤后取清汤饮用。

4.芡实红枣汤:芡实含大量支链氨基酸,能直接参与脾脏能量代谢。红枣环磷酸腺苷成分可增强肠绒毛蠕动效率。此汤对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效果显著,需注意芡实需浸泡3小时软化,与去核红枣同炖至糜烂状。

5.陈皮白术鲫鱼汤:陈皮挥发油刺激消化酶分泌,白术内酯可提升脾脏血流量。鲫鱼卵磷脂能修复受损的胃肠上皮细胞。煎炸鲫鱼后加药材炖煮,适合脘腹胀满兼排便不畅者,阴虚火旺者应减少陈皮用量。

上述汤品均需根据患儿体质调整配伍比例,避免过度滋补。脾虚调理需配合规律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刺激。持续饮用2-4周后观察舌苔与排便变化,必要时结合中医辨证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