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髌骨脱位关节镜检查要注意些什么

2025.07.23 08:36

髌骨脱位关节镜检查需注意术前评估关节稳定性、术中精确识别解剖结构、避免损伤软骨及周围软组织、术后合理固定并早期康复、密切观察并发症迹象。具体分析如下:

1.术前评估关节稳定性:髌骨脱位后关节稳定性直接影响手术方案选择。需通过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明确脱位方向及程度,评估韧带松弛度与髌骨轨迹。若存在高位髌骨或滑车发育不良,需在镜检中针对性处理。术前评估不足可能导致术中遗漏病变,影响远期效果。

2.术中精确识别解剖结构:关节镜操作空间有限,需清晰辨认髌骨内外侧支持带、股骨滑车及髌韧带附着点。脱位后软组织可能挛缩或瘢痕化,需谨慎分离避免误伤。重点观察髌骨内侧稳定结构是否撕裂,外侧支持带是否过度紧张,确保解剖复位。

3.避免损伤软骨及周围软组织:反复脱位易导致髌骨或股骨滑车软骨磨损。镜检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器械过度牵拉。若发现软骨剥脱,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清理或微骨折处理。同时注意保护髌下脂肪垫及关节囊,减少术后粘连风险。

4.术后合理固定并早期康复:术后需用支具维持髌骨中立位,限制过早负重。固定时间根据术中修复情况调整,通常为4-6周。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初期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主,后期增加关节活动度与平衡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5.密切观察并发症迹象:术后可能出现关节血肿、感染或再脱位。需定期检查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关节肿胀与皮温变化。若患者主诉突发剧痛或关节错动感,需及时复查影像排除髌骨半脱位或内固定失效。

关节镜操作需严格无菌,器械进入角度避免损伤髌骨关节面。麻醉后再次确认脱位是否可复位,术中冲洗液压力不宜过高。术后康复计划需个体化,合并韧带损伤者需延长保护期。定期随访评估髌骨轨迹及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