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导致流产的因素有哪些

2025.04.27 16:26

导致流产的因素有染色体异常、母体内分泌失调、子宫结构异常、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以上。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导致无法正常生长。常见的异常包括三体、单体等,多数情况下属于随机事件,与父母染色体无关。高龄孕妇由于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风险显著增加。

2.母体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内分泌问题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孕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无法维持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可能干扰胚胎正常生长。良好的内分泌环境对妊娠维持至关重要。

3.子宫结构异常:子宫畸形、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解剖学问题可能限制胚胎发育空间或影响血液供应。单角子宫、双子宫等先天性畸形或术后创伤导致的宫腔变形,均可能增加流产风险。部分结构问题可通过手术矫正改善妊娠结局。

4.感染因素:某些病原体感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直接损害胚胎或引发母体免疫反应。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可能上行至宫腔,破坏妊娠环境。孕期感染防控对降低流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5.免疫因素: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可能导致流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会引发血栓形成,阻断胎盘血流。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可能攻击胚胎组织,而免疫调节失衡也会影响妊娠维持。

流产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评估。现代医学通过孕前检查、孕期监测及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部分风险。对于反复流产者,建议系统排查并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