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尿床该怎么治疗

2025.08.22 16:42

小儿尿床可通过行为训练、调整饮食作息、使用遗尿报警器、中药调理、心理疏导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行为训练:膀胱训练是基础干预手段,指导患儿白天定时饮水并延迟排尿,逐步增加膀胱容量。夜间唤醒训练需家长记录尿床时间,提前唤醒排尿形成条件反射。坚持2-3个月可提升控尿能力,需避免睡前过度兴奋。

2.调整饮食作息:晚餐后限制水分摄入,避免西瓜等利尿食物。建立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午睡避免过久,睡前排空膀胱。冬季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刺激导致的夜尿增多。

3.使用遗尿报警器:传感器探测到尿液时触发警报,唤醒患儿中断排尿。持续使用8-12周可建立大脑对膀胱充盈的警觉性,有效率约70%。初期需家长协助,待患儿能自主觉醒后逐渐撤除。

4.中药调理:脾肾两虚者可用桑螵蛸散加减,下焦湿热适用缩泉丸。针灸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每周2-3次。需专业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5.心理疏导:消除患儿羞耻感,用奖励机制鼓励干床行为。家长避免责骂,减轻心理压力。同龄人嘲笑时需及时干预,必要时联合学校共同引导。

治疗期间需记录排尿日记评估进展,原发性遗尿若12岁未改善需排除脊柱隐裂等器质性问题。合并日间尿频或排尿疼痛应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