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感染肝吸虫怎么治疗

2025.08.27 08:31

感染肝吸虫可通过服用吡喹酮或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治疗、根据症状使用保肝药物辅助恢复、严重胆道梗阻需手术解除、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治愈后应避免再次接触疫水。具体分析如下:

1.服用吡喹酮或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治疗:吡喹酮是首选药物,能有效杀灭肝吸虫成虫,通常采用短程大剂量疗法。阿苯达唑作为替代药物,需连续服用多日。用药后可能出现腹痛、头晕等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两种药物均需覆盖整个虫体生命周期,确保彻底清除寄生虫。

2.根据症状使用保肝药物辅助恢复:肝吸虫会造成胆管炎症和肝实质损伤,可配合使用水飞蓟素、甘草酸制剂等保肝药物。这些药物能减轻胆汁淤积,促进肝细胞修复。对于合并黄疸或转氨酶显著升高者,需加强护肝治疗并监测生化指标变化。

3.严重胆道梗阻需手术解除:当寄生虫引发胆管狭窄、结石或化脓性胆管炎时,需行胆道探查术或内镜下取虫。手术可解除机械性梗阻,防止胆汁性肝硬化。术后仍需配合驱虫治疗,避免残留虫体再次造成损害。

4.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驱虫后每3个月应检测ALT、胆红素等指标,超声观察胆管形态。部分病例会出现虫体死亡后的变态反应,表现为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影像学复查能及时发现胆管纤维化等远期并发症。

5.治愈后应避免再次接触疫水:肝吸虫通过生食淡水鱼虾传播,治愈后需彻底改变饮食习惯。疫区居民应避免在池塘洗菜、游泳,鱼类需煮熟至全熟。接触可能污染的水源后,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暴露部位。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过敏或肝功能波动,需密切观察皮肤瘙痒、巩膜黄染等情况。合并其他寄生虫感染时需调整用药方案。孕妇及儿童用药需严格计算剂量,哺乳期妇女治疗期间应暂停母乳喂养。餐具炊具应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