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猩红热生活中怎么护理

2025.08.27 08:31

猩红热生活中护理需保持室内通风、做好个人卫生、饮食清淡易消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交叉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室内通风:猩红热患者居住环境需定期开窗换气,每日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可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减少传播风险。室内温度维持在20-24℃,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干燥或潮湿刺激呼吸道。通风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症状。

2.做好个人卫生:患者衣物、床单需每日更换并用沸水烫洗或阳光暴晒消毒。口腔护理用温盐水漱口,每日3-4次,减少咽部细菌滋生。皮肤瘙痒时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引发感染。接触患者前后需彻底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至少20秒。

3.饮食清淡易消化: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及过硬食物刺激咽喉。少量多餐,每日5-6次,保证营养摄入。发热期间多饮温水,每日不少于1500mL,促进毒素排出。恢复期逐步增加蛋白质,如瘦肉、豆腐等。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测量体温3次,记录发热时间和程度。注意皮疹颜色、范围及脱皮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观察有无关节肿痛、心悸等并发症表现。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送医。

5.避免交叉感染: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物品,使用后煮沸消毒。隔离期不少于7天,症状完全消失前避免接触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患者分泌物如痰液、鼻涕需用纸巾包裹后焚烧或消毒处理。

猩红热护理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康复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心电图,排除肾脏或心脏损伤。接触者需观察7天,出现发热或咽痛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