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黄疸分哪几种类型

2025.08.22 16:42

宝宝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胆红素代谢较慢,导致皮肤和黏膜轻度黄染。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多晒太阳可促进胆红素排出。若胆红素水平过高,需进一步观察。

2.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持续时间超过2周,胆红素水平上升过快。可能由感染、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包括光疗、药物或换血疗法,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3.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与母乳摄入不足有关,晚发型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抑制胆红素代谢有关。通常暂停母乳喂养后黄疸减轻,恢复喂养后可能再次出现,但多数不影响健康。

4.溶血性黄疸: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常见于Rh或ABO血型不合,出生后迅速出现黄疸,需紧急治疗,如光疗或换血,防止核黄疸。

5.肝细胞性黄疸:因肝脏疾病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如肝炎、先天性代谢异常。黄疸伴随肝功能异常,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保肝药物或特殊饮食管理。

黄疸期间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延误治疗。保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光疗时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出现嗜睡、拒奶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母乳喂养不必轻易中断,但需结合医生建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