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外伤后脑水肿如何解决

2025.08.11 14:18

脑外伤后脑水肿可通过降低颅内压药物控制、手术减压干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低温疗法减轻损伤、高压氧治疗改善缺氧解决。具体分析如下:

1.降低颅内压药物控制:甘露醇等渗透性利尿剂能快速减轻脑组织水分,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水分从脑组织向血管内转移,需注意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呋塞米等利尿剂可辅助使用,但需避免过度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

2.手术减压干预:严重脑水肿且药物无效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扩大颅腔容积以降低颅内压,术后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脑室引流术可直接释放脑脊液,适用于合并脑积水的病例。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限制过量液体输入以防加重水肿,同时纠正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保持出入量平衡,避免使用低渗溶液。

4.低温疗法减轻损伤:控制体温在32-34℃可降低脑代谢率,减少氧耗及炎症反应,但需缓慢复温以防反跳性水肿。注意预防寒战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5.高压氧治疗改善缺氧:通过提高血氧分压促进脑细胞修复,适用于伴有缺氧性损伤的病例。治疗需在专业设备下进行,避免氧中毒及气压伤。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方案,密切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警惕脑疝等严重并发症。早期干预与综合管理是关键,同时需预防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