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密度怎么检查

2025.09.15 22:25

骨密度检查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检查、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具体分析如下:

1.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该方法通过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穿透骨骼,测量骨骼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从而计算骨密度值。主要检测部位为腰椎和髋部,具有精度高、辐射量低的特点,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检查过程需平躺于设备上,保持静止约10分钟,无创且无需特殊准备。

2.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CT设备对骨骼进行三维成像,可单独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的密度。适用于腰椎检查,能更准确反映骨小梁结构变化,但辐射剂量较高,通常用于科研或特殊情况。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保持固定姿势完成扫描。

3.超声检查:通过高频声波测量跟骨或胫骨等外周骨的声速衰减和传播速度,间接评估骨密度。设备便携、无辐射,适合筛查和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结果受软组织厚度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操作时将探头涂抹耦合剂后贴合皮肤即可完成。

4.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采用小型设备检测前臂或足跟等部位,原理与常规双能X线相同。适用于基层医院或体检筛查,但无法评估髋部和脊柱的骨量变化。检查时间短,无需脱衣,但肥胖者可能因软组织干扰影响准确性。

5.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通过超声波在骨骼中的反射和散射特性分析骨质量,主要检测跟骨或手指。无辐射且操作简便,可反映骨弹性与微结构,但精度低于X线类方法。结果需结合临床病史解读,重复性好但受操作者技术影响较大。

检查前需空腹或避免高钙饮食,穿着无金属饰物的衣物。孕妇或近期接受造影检查者应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无需特殊护理,但需妥善保管报告以便随访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