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败血症需要做骨髓穿刺吗

2025.09.04 17:07

小儿败血症的诊断并不一定需要进行骨髓穿刺。通常情况下,临床医生会根据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败血症。血液培养是确诊败血症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原体来确认感染的存在。虽然骨髓穿刺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尤其是在怀疑有骨髓相关疾病或感染时,但并不是所有小儿败血症患者都需要进行此项检查。

在小儿败血症的诊断过程中,医生会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败血症的典型表现。随后,实验室检查如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也会被评估。血液培养是关键步骤,通常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进行,以便尽早识别病原体。若血液培养结果显示有感染,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若怀疑存在骨髓抑制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骨髓穿刺可能会被考虑,但这通常不是常规做法。

在进行骨髓穿刺时,需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确保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以降低感染风险。穿刺部位的选择和消毒也非常重要,通常选择髂骨或胸骨作为穿刺点。其次,患者在穿刺前应进行充分的心理疏导,减轻其紧张情绪,以便顺利完成检查。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保持稳定的手法,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穿刺后应观察穿刺部位,注意是否有出血或感染的迹象。同时,医生需及时与家长沟通检查结果及后续处理方案,以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病情和治疗进展。骨髓穿刺在小儿败血症的诊断中并不是常规必需的步骤,需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