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具有肝毒性的中药有哪些

2025.08.22 07:22

具有肝毒性的中药包括何首乌、雷公藤、苍耳子、黄药子、艾叶。具体分析如下:

1.何首乌:何首乌含有蒽醌类成分,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或黄疸。生何首乌毒性更强,炮制后毒性降低但仍有风险。部分人群因体质敏感,即使小剂量也可能引发肝损伤。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服用。

2.雷公藤:雷公藤的毒性成分主要为雷公藤甲素,可直接损害肝细胞膜结构,导致肝功能异常。临床常见于治疗风湿性疾病时过量使用,引发肝肿大或胆汁淤积。其肝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需严格控制用量。孕妇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3.苍耳子:苍耳子含苍耳苷等毒性物质,可干扰肝脏代谢功能,严重时引发肝坏死。中毒多见于误食或超量使用,早期症状包括乏力、恶心,后期可能发展为肝衰竭。使用前需彻底炮制以降低毒性,且不宜长期服用。

4.黄药子:黄药子中的薯蓣皂苷类成分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长期服用易导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中毒表现为肝区疼痛、黄疸,停药后部分损伤可逆。临床应避免连续使用超过两周,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5.艾叶:艾叶挥发油中的桉油精等成分可能诱发肝细胞炎症,大剂量使用会引起转氨酶升高。传统用法中多外用,内服需谨慎。肝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出现食欲减退或皮肤黄染需立即停用。

使用上述药物时需严格掌握剂量与疗程,避免配伍禁忌。出现肝区不适或异常体征应及时就医,肝功能不全者慎用。药材炮制与品质直接影响毒性,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