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走路总崴脚是什么原因

2025.07.30 23:51

走路总崴脚可能与踝关节稳定性差、肌肉力量不足、韧带松弛或损伤、足部结构异常、行走姿势不正确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踝关节稳定性差: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无法有效维持关节稳定,导致容易内翻或外翻。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如单脚站立、提踵练习,穿戴护踝辅助固定。

2.肌肉力量不足:小腿和足部肌肉力量薄弱,无法在行走时提供足够支撑。通过踮脚行走、弹力带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避免突然加速或转向。

3.韧带松弛或损伤:先天韧带松弛或陈旧性扭伤未完全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过大。避免剧烈运动,进行平衡训练如瑜伽,严重时需就医评估韧带修复。

4.足部结构异常:扁平足、高弓足等畸形改变受力分布,增加崴脚风险。定制矫形鞋垫矫正足弓,选择鞋底支撑性强的鞋子减少足部压力。

5.行走姿势不正确:习惯性内八字或外八字步态导致重心偏移。调整走路时足部落地姿势,保持脚尖朝前,必要时咨询康复师进行步态训练。

崴脚反复发生需综合评估身体协调性与关节功能,早期干预可降低慢性损伤风险。日常生活中注意选择平坦路面行走,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软的鞋子,运动前充分热身激活肌肉群。若症状持续或伴随疼痛肿胀,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