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登革热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9.15 09:32

登革热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以缓解发热和疼痛、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防止病情恶化、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少出血风险、重症患者需及时住院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对症治疗以缓解发热和疼痛:登革热患者常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降温镇痛。需注意药物剂量,避免过量导致肝损伤。发热期间应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也可辅助使用,但需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

2.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因高热、呕吐或腹泻易出现脱水,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液量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避免过量引发肺水肿。轻度脱水可优先选择口服补液,重度脱水需立即静脉输液并监测尿量。

3.密切监测防止病情恶化:病程第3至7天为危险期,需每日监测体温、血压、血小板计数及血细胞比容。若出现持续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预警信号,提示可能进展为重症登革热,需加强医疗干预。家庭护理患者需定期复诊。

4.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少出血风险:登革热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会加重出血风险。镇痛退热应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且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期间观察是否有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表现。

5.重症患者需及时住院治疗:出现休克、器官衰竭或严重出血时,需转入医院进行扩容、输血或血浆置换等抢救措施。重症登革热进展迅速,延迟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医疗团队需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清洁,防止蚊虫叮咬传播病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康复后仍需观察是否有乏力、关节痛等后遗症,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