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小便失禁是怎么引起的

2025.06.12 09:24

小便失禁可能由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盆腔器官脱垂、药物副作用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尿道括约肌是控制排尿的关键肌肉,若因手术、外伤或长期腹压增高导致松弛或损伤,可能引发失禁。加强盆底肌锻炼可改善肌肉张力,严重时需手术修复。

2.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会影响膀胱与大脑的信号传递,导致排尿失控。针对原发病治疗并结合导尿或药物调节神经功能可缓解症状。

3.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炎症或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引发尿频、尿急甚至失禁。抗感染治疗或碎石后,排尿功能通常可恢复。

4.盆腔器官脱垂:子宫或膀胱脱垂压迫尿道,影响控尿能力。使用子宫托或手术复位器官可减轻症状,同时避免长期负重。

5.药物副作用:某些降压药、利尿剂或镇静剂可能干扰膀胱收缩或神经调节。调整用药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可减少失禁风险。

小便失禁的成因复杂,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早期干预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日常注意饮水规律、避免憋尿及过度劳累也有助于预防。若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