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导致脑梗塞原因有哪些

2025.01.02 14:38

脑梗塞是指脑梗死。脑梗死的原因有不良生活习惯、血液成分改变、血管壁病变、血压异常、心脏疾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脂高盐饮食等都可能导致脑梗死。吸烟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酗酒易引发血液黏稠度增加,缺乏运动可致肥胖进而影响血脂代谢,高脂高盐饮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增加运动,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预防。

2.血液成分改变:血液中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者凝血因子异常等血液成分改变时,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过度增生。针对血液成分异常,需要就医明确病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等。

3.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病变常见类型。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就可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定期体检,发现血管壁异常及时干预。

4.血压异常: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过高会损伤血管壁,使脑血管发生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等病变,容易形成微动脉瘤,破裂出血或者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低血压时,脑部灌注不足,也可能导致脑梗死。规律监测血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5.心脏疾病: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就会导致脑梗死。还有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也可能产生栓子引发脑梗死。积极治疗心脏疾病,对于房颤患者,根据情况进行抗凝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