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后流口水怎么办

2025.09.11 19:33

脑梗后流口水可通过调整体位保持头部抬高、进行面部肌肉训练、使用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刺激、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体位保持头部抬高:脑梗后流口水与吞咽功能受损有关,平躺时唾液容易积聚在口腔导致外流。将床头抬高30度或采用半卧位,利用重力帮助唾液向咽部流动,减少外溢。睡眠时侧卧也有助于唾液引流。长期保持正确体位还能降低误吸风险,避免肺部感染。

2.进行面部肌肉训练:面部肌肉无力是流口水的常见原因。每日练习鼓腮、抿嘴、舌尖顶压上颚等动作,每次10分钟,每日3次,可增强口腔周围肌肉力量。配合吞咽训练如空吞咽、咳嗽训练,能改善唾液控制能力。坚持训练2-3个月后效果显著。

3.使用药物治疗改善症状:医生可能开具抗胆碱能药物减少唾液分泌,但需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中药如半夏、天南星具有燥湿化痰功效,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合并吞咽障碍时,需联合促胃肠动力药防止反流。药物方案需定期调整以避免耐受性。

4.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刺激:唾液滞留易滋生细菌,需每日用软毛刷清洁口腔2次,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辛辣、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义齿佩戴者需定期消毒,防止摩擦导致分泌物增多。口腔溃疡或感染需及时处理,避免加重流涎症状。

5.及时就医评估病情:若流口水伴随呛咳、发热或意识模糊,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复查头部影像明确是否有新发梗死或水肿。吞咽造影检查能评估功能损伤程度,必要时需鼻饲或胃造瘘保证营养。康复科与神经科联合诊疗可制定个性化方案。

脑梗后恢复期需监测血压血糖,避免过高或过低诱发二次中风。饮食以软烂食物为主,细嚼慢咽。情绪波动可能加重症状,保持心态平稳有助于康复。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