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流行性出血热三大主症是什么

2025.08.18 16:37

流行性出血热的三大主症为发热、出血和休克。这种疾病由汉坦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啮齿动物或其排泄物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到2周内出现,患者常常会经历高热、全身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性症状,随后可能出现出血现象,如皮肤出血点、内脏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在发病初期,体温通常会显著升高,伴随头痛、寒战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血症状可能会逐渐显现,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甚至出现内脏出血,如肝、肾等器官的出血。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虚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出现休克状态。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程一般为一到两周,部分患者在此期间可能会经历病情的波动,出现反复发热和出血的现象。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出现严重出血或休克的情况下,需立即进行支持性治疗和对症处理。

在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方面,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避免与啮齿动物及其排泄物接触,尤其是在疫情高发地区。对于居住或工作在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环境中的人员,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能够帮助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降低重症发生的风险。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观察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变化较快,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