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人中风应该怎么治疗

2025.08.01 08:56

老年人中风需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以恢复血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预防复发、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和语言障碍、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减少风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促进整体健康。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以恢复血流:中风后黄金治疗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可快速疏通阻塞血管,减少脑组织损伤。溶栓药物需在发病后4.5小时内使用,取栓手术适用于大血管闭塞,需由专业团队评估。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瘫痪或认知功能永久丧失。

2.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预防复发: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再次中风概率。房颤患者需使用抗凝药物防止心源性栓塞。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擅自停药可能增加复发可能。

3.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和语言障碍:急性期后尽早介入康复治疗,包括物理训练、作业疗法及语言矫正。针对性锻炼可恢复肌肉力量与协调性,语言训练帮助重建沟通能力。坚持6个月以上效果显著,拖延康复可能遗留功能障碍。

4.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减少风险:血压过高易导致血管破裂或硬化,需将收缩压维持在14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加速血管病变,需通过药物和饮食稳定指标。定期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是关键。

5.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促进整体健康:减少钠盐摄入可减轻心脏负荷,每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脂肪摄入防止动脉斑块形成。每周3次以上散步或太极拳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引发意外。

中风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及血液指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家属应学习急救措施,发现异常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