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睡眠质量下降是因为什么

2025.06.12 09:24

睡眠质量下降是因为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环境干扰、饮食不当、身体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或焦虑状态会导致神经系统持续兴奋,影响入睡和深度睡眠。大脑分泌的应激激素增多,抑制褪黑素生成,打乱睡眠节律。情绪波动也会造成夜间频繁醒来,降低睡眠连续性。

2.作息不规律:生物钟紊乱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熬夜或白天补觉会干扰褪黑素的自然分泌周期,导致入睡困难。不固定的起床时间让身体无法形成稳定的睡眠节律,长期如此可能引发慢性失眠。

3.环境干扰:光线过强、噪音过大或温度不适都会影响睡眠。光线抑制褪黑素分泌,噪音刺激听觉中枢导致浅眠,室温过高或过低干扰体温调节机制。寝具不适也可能引发肌肉紧张或翻身频繁。

4.饮食不当:睡前摄入咖啡因或高糖食物会刺激神经兴奋。酒精虽能促进入睡但会中断深度睡眠。过饱或过饿导致消化系统活跃或低血糖,均可能造成夜间觉醒。

5.身体不适:慢性疼痛、呼吸问题或内分泌失调直接影响睡眠持续性。例如鼻炎引发呼吸不畅,关节炎导致翻身困难,甲状腺功能异常扰乱代谢节奏。

改善睡眠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避免单一因素长期累积。保持情绪平稳,创造适宜环境,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