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子宫内膜脱落是为什么

2025.04.14 16:13

子宫内膜脱落是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周期性更新、妊娠未发生时排出不需要的内膜、炎症或感染引发异常脱落、内分泌失调影响内膜稳定性、医源性操作损伤内膜组织。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周期性更新: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月经周期中若未受孕,激素水平下降会使内膜失去支持,血管收缩缺血,最终坏死脱落形成月经。这一过程是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生理现象,确保内膜定期更新以维持生育功能。

2.妊娠未发生时排出不需要的内膜:若卵子未受精,黄体退化导致孕激素骤减,内膜无法维持原有形态,功能层崩解脱落。脱落的碎片与血液混合经阴道排出,完成生殖周期的清理,为下一次妊娠可能做准备。

3.炎症或感染引发异常脱落:病原体侵入宫腔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局部充血、水肿导致内膜组织坏死。炎症反应加速细胞凋亡,造成非周期性的不规则出血,甚至伴有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干预避免粘连或不孕。

4.内分泌失调影响内膜稳定性:长期熬夜、压力或疾病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激素分泌失衡。孕激素不足时内膜增生过度但脱落不全,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突破性出血,需调节激素水平恢复规律脱落。

5.医源性操作损伤内膜组织: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可能直接破坏内膜基底层,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器械摩擦或感染风险会增加异常脱落概率,术后需预防粘连并促进内膜修复。

子宫内膜脱落机制复杂,既包含生理性更新,也涉及病理性因素。明确具体原因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医学检查,针对性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并保护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