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么预防骨质疏松

2025.07.23 08:37

预防骨质疏松需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坚持适量运动如负重和抗阻训练、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检测骨密度并咨询医生、减少跌倒风险改善居家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每日应摄入800-1200mg钙,可通过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获取。维生素D主要通过日晒合成,食物中含量较少,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长期缺乏这两种营养素会导致骨量流失加速。

2.坚持适量运动如负重和抗阻训练:骨骼需要力学刺激维持强度。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以及抗阻训练如举哑铃,能有效刺激骨形成。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造成损伤。久坐不动会加速骨质流失。

3.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骨细胞功能,导致骨形成减少。酒精过量会干扰钙吸收,直接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每日饮酒不宜超过25克,最好戒除吸烟习惯。这些不良嗜好对骨骼的损害具有累积性。

4.定期检测骨密度并咨询医生:40岁后建议每1-2年进行骨密度检查,尤其绝经后女性和高龄人群更需密切监测。发现骨量减少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嘱采用药物或非药物干预。早期发现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5.减少跌倒风险改善居家环境: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需保持地面干燥平整,安装扶手和防滑垫。选择合脚防滑的鞋子,避免在昏暗环境中单独活动。外出时使用辅助工具,避免携带过重物品。

日常需注意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骨代谢,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凝剂等需定期评估骨骼状况。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稳定,过度的节食减肥会导致营养失衡。情绪压力过大会升高皮质醇水平,不利于骨骼健康。寒冷环境可能加重骨骼疼痛症状,需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