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病理性骨折是什么

2025.07.29 15:21

病理性骨折是指由于骨骼本身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导致骨骼强度降低,从而在正常或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这种骨折与外伤性骨折不同,后者通常是由于强烈的外力直接作用于健康骨骼所致。病理性骨折常见于骨质疏松、肿瘤、感染、代谢性疾病等情况,患者的骨骼在未受到明显创伤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骨折。

病理性骨折的发生通常与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密切相关。例如,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因矿物质流失而变得脆弱,轻微的跌倒或日常活动就可能导致骨折。某些肿瘤可能会侵蚀骨骼,造成局部骨质的破坏,使得骨骼在承受正常负荷时也容易发生骨折。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也可能导致骨骼的强度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则可能导致钙质流失,进一步削弱骨骼的强度。病理性骨折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以增强骨骼的健康和强度。

在面对病理性骨折时,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首先,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或有家族病史的人。对于已知存在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疾病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补钙和维生素D补充措施,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同时,合理的锻炼和物理治疗也有助于改善骨骼的健康,增强肌肉力量,降低骨折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固定、疼痛管理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康复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嘱,逐步恢复活动能力,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都是预防病理性骨折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的管理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