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病理性骨折是什么意思

2025.07.29 15:21

病理性骨折是指由于骨骼本身存在疾病或病理改变而导致的骨折。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骨折的部位,常见于骨质疏松、肿瘤、感染或其他骨骼疾病患者。与外力作用下的创伤性骨折不同,病理性骨折通常是在轻微的外力或甚至没有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发生。

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机制主要与骨骼的结构和强度有关。正常骨骼在承受外力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强度,而当骨骼因疾病而变得脆弱时,轻微的压力或拉伸就可能导致骨折。例如,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骼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在日常活动中发生骨折。某些肿瘤可能会侵蚀骨组织,使骨骼的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也可能导致骨骼的强度下降,进而引发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的症状通常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感到活动受限,甚至在没有明显外力的情况下感到疼痛。

在处理病理性骨折时,需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首先,确诊是关键,医生通常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来评估骨折的性质以及骨骼的健康状况。其次,治疗方案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定,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如休息、制动、物理治疗,或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补充钙和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是预防再次骨折的重要措施。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监测骨骼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可能导致骨折的活动,保持适当的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减少跌倒的风险。通过综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