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叫做肌筋膜炎

2025.07.29 15:21

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和筋膜的疼痛与僵硬。此病症通常与肌肉的过度使用、损伤或长期不良姿势有关,导致局部肌肉和筋膜的炎症反应。患者常常会感到局部疼痛、压痛以及运动时的活动受限,尤其是在特定的肌肉群中更为明显。

肌筋膜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涉及肌肉的微损伤和筋膜的炎症反应。长期的肌肉紧张、重复的运动或不当的姿势都会导致肌肉的疲劳和微小撕裂,进而引发炎症。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可能导致肌肉的功能下降,形成疼痛的触发点,这些触发点是肌筋膜炎的典型特征。患者在触碰这些区域时会感到明显的疼痛,甚至可能放射到其他部位。情绪压力、睡眠不足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可能加重病情。治疗肌筋膜炎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在应对肌筋膜炎时,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拉伸和放松练习,以减轻肌肉的紧张感。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预防病情的复发。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心理状态也对恢复有积极影响。若出现明显的疼痛或功能障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等方法可能会对缓解症状有所帮助。使用热敷或冷敷也可以有效减轻局部的疼痛和炎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持身体的放松状态,有助于预防肌筋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