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背肌筋膜炎做什么检查

2025.09.15 22:26

背肌筋膜炎通常需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触诊压痛点评估、病史采集。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背部肌肉的对称性、活动范围及是否存在痉挛或萎缩,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医生会让患者完成特定动作,如弯腰、转身等,评估疼痛是否随运动加重。若发现肌肉僵硬或活动受限,可能提示筋膜炎。检查时还需排除其他骨骼或神经病变,避免误诊。

2.影像学检查:超声或磁共振可清晰显示筋膜增厚、水肿或粘连,帮助明确病变范围。X线主要用于排除骨折或骨关节炎等骨骼问题。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可动态观察肌肉筋膜状态,而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适合复杂病例。影像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鉴别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若白细胞或炎症指标升高,需考虑其他全身性疾病。筋膜炎通常无特异性实验室表现,但检查可排除类似症状的疾病,如风湿性多发病或感染性肌炎。

4.触诊压痛点评估:医生通过按压背部特定区域,如肩胛骨周围或脊柱旁肌肉,寻找固定压痛点。筋膜炎常表现为局部压痛且可能放射至邻近区域。触诊还能区分浅层筋膜或深层肌肉病变,指导后续治疗。

5.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疼痛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及既往治疗情况。长期劳损、受凉或姿势不良常为诱因,突发剧痛需警惕其他急症。了解用药史和伴随症状有助于鉴别诊断,如是否合并麻木或无力。

背肌筋膜炎诊断需结合多项检查,避免依赖单一结果。急性期应减少剧烈活动,局部热敷或理疗可能缓解症状。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复查排除其他疾病。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固定动作导致肌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