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疲劳性骨折要怎么治疗

2025.07.23 08:37

疲劳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负重、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配合物理治疗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必要时采取手术干预稳定骨折端。具体分析如下:

1.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负重:疲劳性骨折的核心治疗是立即停止导致骨折的活动,减少患肢负重。骨骼在持续应力下无法完成自我修复,需通过4-8周完全休息使微小裂痕逐步愈合。早期可借助拐杖分散压力,严重者需卧床。休息期间需观察疼痛变化,若未缓解需调整方案。

2.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通过外固定限制患处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或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多用支具,下肢需石膏或行走靴。固定时间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决定,通常6-12周。固定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压疮,定期复查调整松紧度。

3.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拆除固定后需在指导下开展低强度训练,如水中行走、静态收缩等,逐步增加负荷。过度训练可能再次引发骨折,需以无痛为原则。康复后期可加入平衡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

4.配合物理治疗缓解疼痛促进愈合:超声波、冷热敷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痂形成。急性期以冷敷消肿为主,后期热敷缓解僵硬。电刺激疗法适用于疼痛明显者,但需避开金属内固定物。

5.必要时采取手术干预稳定骨折端:若骨折线明显移位、保守治疗无效或涉及承重骨如胫骨,需手术植入钢板或螺钉。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计划,避免过早负重。

治疗期间需均衡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定期影像学检查评估恢复进度,出现红肿发热需排除感染。恢复运动时应遵循医嘱,从低强度开始,穿戴专用护具分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