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流行性出血热是什么病

2025.07.10 14:56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等啮齿动物传播给人类。该病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宿主主要为野鼠和家鼠。病毒可通过鼠类的排泄物如尿液、粪便、唾液污染环境,人类接触被污染的尘埃、食物或物品后,病毒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头痛、腰痛、眼眶痛,随后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低血压休克及肾功能衰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主要通过检测病毒抗体或核酸确诊。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需注重环境卫生,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在疫区活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避免在鼠类活跃区域进食或休息。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手段,高危人群可提前接种疫苗。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及透析等。加强灭鼠防鼠措施,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