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急性肝衰竭预后如何

2025.09.23 10:48

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总体病死率较高,但早期干预可改善生存率。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完全恢复,而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肝移植,否则预后极差。

急性肝衰竭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因不同,预后差异较大。例如,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引起的急性肝衰竭若早期解毒,生存率较高;而病因不明或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预后较差。实验室指标如凝血功能、胆红素水平及肝性脑病分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肝移植是挽救终末期患者的有效手段,但受供体来源、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限制。部分患者经人工肝支持系统过渡治疗后可获得恢复机会。

急性肝衰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肝功能变化,及时纠正凝血障碍、电解质紊乱及感染等并发症。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预防肝性脑病恶化。家属应配合医疗团队决策,必要时做好肝移植准备。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维持营养支持,同时警惕消化道出血等风险。早期识别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