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手足口病初期要怎么治

2025.09.15 09:32

手足口病初期要保持充足休息、进行清淡饮食、做好口腔清洁、使用退热药物缓解症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充足休息:手足口病初期患者常出现乏力、低热等症状,此时需要减少活动量,保证充足睡眠。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身体负担,促进免疫系统恢复。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防止病情加重。休息环境应保持安静、通风,室温适宜。

2.进行清淡饮食:患病期间口腔可能出现疱疹或溃疡,导致进食困难。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类,避免辛辣、坚硬或过烫食物刺激口腔。少量多餐,补充足够水分,防止脱水。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帮助修复黏膜。

3.做好口腔清洁:口腔疱疹易继发感染,需每日用温盐水或专用漱口液轻柔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拭口腔。保持口腔湿润,避免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刷牙时选用软毛牙刷,动作轻柔,减少黏膜损伤。

4.使用退热药物缓解症状: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尤其儿童需按体重精确用药。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

5.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家隔离至少两周,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消毒处理,房间定期开窗通风。康复后仍可能携带病毒,需继续观察。

患病期间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无力等重症表现。衣物选择宽松透气材质,减少皮肤摩擦。未接种疫苗的适龄儿童可咨询预防接种。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