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冬季艾灸不出汗好不好

2025.07.07 09:28

冬季艾灸不出汗属于正常现象,并非效果不佳的表现。艾灸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激发经络气血运行,而非单纯追求发汗。冬季气温低,人体腠理闭合,汗液分泌自然减少,此时艾灸的热力更多作用于深层组织,对寒湿体质或阳虚人群的调理效果反而更显著。

艾灸疗效与出汗无必然联系,关键在于能否产生灸感。有效的艾灸应出现局部温热扩散、酸麻胀痛等传导感,或皮肤出现红晕而不灼痛。冬季艾灸能温补阳气、驱散寒邪,改善手脚冰凉、关节冷痛等问题。若强行追求大汗,可能耗伤津液,尤其对气血虚弱者反而不利。室内温度过低时,可适当提高环境温度,但避免直接吹风,灸后及时保暖防止寒气入侵。

艾灸时需注意体质差异。阴虚火旺或实热证人群不宜频繁艾灸,以免加重燥热。饭后过饱或空腹状态应暂缓施灸,每次灸治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艾条距离皮肤以温热耐受为度,防止烫伤。灸后饮用温水补充水分,避免立即洗澡或接触冷水。冬季艾灸可重点选择关元、足三里、肾俞等穴位,但具体配穴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